温暖潮湿的空气不仅直接危害档案的载体材料和字迹材料,还容易滋生昆虫和霉菌,破坏档案。因此,加强档案雨季防潮工作,确保档案保管安全,是档案机构必须密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档案的温度范围为14-24℃,相对温度范围为45-60%。档案机构多年来高度重视档案防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是文物仓库的正确选址。档案室要建在地势高、通风好的地方,政府机构的档案柜要注意将档案室设置在其他建筑物的底层,因为其他建筑物底层的房间一般都比较凉爽,雨季时容易因库房内外温差和室外暖热空气的流入而使库房内的相对温度突然升高。
二,是文物库房环境良好的密闭条件。汛期,良好的密闭条件可以有效防止仓外暖湿气流进入仓内,同时也是仓内除湿降湿措施的基本前提。
三,为档案室提供必要的湿度和温度观测测仪器以及湿度控制设备。空调设备、工业除湿机、温湿度观测设备等。,这是控制仓库内温湿度变化的辅助手段。
四,是坚持对库房内外室内温湿度的观察和登记,这是正确采取降湿措施的基本依据。如果只使用通风的方法不降低湿度,不使用空气自然通降低湿度,只能观察到仓库内的湿度。
五,知道如何选择的方法来降低湿度。为了降低仓库内的空气湿度,根据相对温度、空气温度和绝对湿度之间的微妙关系,并根据实际档案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的方法。
在档案的分类、组卷、编号、编目工作中,每一份档案都要长期暴露在数据采集室的空气中。如果数据采集室的相对温度大于65%,那么这些文件可能会受潮,直接入库上架。因此,在归档过程中控制好工作房间的温度和湿度是雨季防潮档案非常重要的环节。档案机构归档档案时,必须为收集工作室配备温湿度控制设备和观测仪器,归档前将收集工作室的温湿度变化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才能有效防止档案受潮。
档案机构长期工作,如接收档案供参考,整理和研究档案,展示档案和文物。利用后的档案从国家档案馆中取出后,会暴露出不同的利用性质。经过整理、研究、展览的原始档案一般都是档案机构收集的非常重要、珍贵的档案,因此档案利用的防潮工作非常重要。鉴于档案咨询编研工作的类型与档案缩微工作的类型完全相同,档案库和编研工作室可以自行制定档案缩微柜的湿度标准,并根据温湿度控制调节的利用场所面积安装必要的温湿度控制设备。陈列架上陈列的原始档案珍贵而重要。他们在一个相对**又封闭的**空间里。展厅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对橱柜影响不大。如果档案在长期展示过程中暴露在湿度过大的环境中,会对这些档案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控制机柜内的空气湿度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控制陈列柜中的相对温度,首先要求陈列柜密封良好。在此基础上,应将硅胶、硅酸钠等固体吸湿剂放入陈列柜中,及时更换。通过降低陈列柜中的绝对湿度,可以降低陈列柜的相对温度。